10月28日,“OLED自發光護眼行動”在北京正式啟動。該項目由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和LG Display聯合主辦。未來還有OLED電視廠商、渠道商等多家企業也將參與到公益項目中。 OLED自發光護眼行動是聚焦青少年眼健康的公益項目,旨在提升全民健康護眼意識,加快護眼電視普及推廣。公益活動將為中國貧困地區的青少年兒童帶來眼健康方面的檢查和治療,并捐贈大量護眼設備,用于改善孩子們健康用眼環境。 青少年眼健康防控刻不容緩! 近年來,眼健康問題一直居高不下,尤其是青少年視力健康更是牽動億萬國人關注。前不久的“世界愛眼日”,央視新聞發起的微博話題#我國近視人數超6億人#登上熱搜。據報道,我國青少年近視率已超過50%。更嚴重的是,在疫情期間,我國學生近視率增加11.7%,青少年眼健康防控問題已經刻不容緩。 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所長馬軍 當下,青少年使用電視、手機等視頻終端學習已成常態化。“青少年網課時長增加,導致近視比例提升。”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所長馬軍表示,“青少年兒童近視預防的任務非常艱巨,而且青少年視力呈現低齡化特點。”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名譽會長兼執行秘書長郝亞斌致辭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名譽會長兼執行秘書長郝亞斌表示,“近兩年黨中央、國務院一直高度重視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國家領導人也曾多次從國家和民族未來的高度出發,對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問題作出過重要指示。可以說,全社會對眼健康的關注程度正在逐年提高。作為與視力息息相關的顯示行業,眼健康更是整個行業良性發展要考慮的首要條件。” OLED自發光護眼,有害藍光輻射更低! 為什么電視帶來的眼健康問題如此突出?事實上,電視給眼睛帶來的傷害主要是藍光和頻閃造成的視力損傷和視覺疲勞。 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所長馬軍指出,藍光廣泛存在于電子設備中,其中波長為415nm-455nm的高能藍光可能會導致眼部損傷。另外,因為LED背光源會隨著電流通過頻繁閃爍,電視畫面也會存在人眼難以識別的頻閃,這會使眼睛長時間處在疲勞狀態。 物理學研究表明,波長越短,能量越高,其穿透力也就更強。藍光的波長相對較短,所以人們非常關注藍光對于人眼的危害。 電視、手機、平板等產品已經成為了我們每天必須要使用的電子產品。而這些以LED為發光源的屏幕,其光源的峰值光譜都是這種短波藍光,看的時間越長,對人眼的傷害也就越大。 目前逐漸成熟的OLED技術,由于本身擺脫了LED背光的模式,其每個像素都能夠自行發光,只要向電極中輸入電壓,激發層就能產生所需要的彩色光。 而采用的有機發光材料大大降低了藍光光譜的強度。目前市面上的液晶電視所產生的藍光波長多在450納米左右。 而OLED電視產生的藍光波長在460-480納米之間,根據波長越短、能量越高的物理原理,OLED電視與液晶電視相比藍光所產生的能量更小,所以對人眼的危害更小。 從客觀數據來看,OLED電視確實比液晶電視對于眼睛的損傷更小。 不僅如此,作為下一代顯示技術,OLED自發光電視能夠呈現精準畫質。由于OLED是自發光技術,因此可以呈現出完美的黑色和無限對比度,顯示更為清晰。要知道,黑色是所有畫質要素的基礎,完美黑色能夠帶來3D般的視覺效果。在純粹黑色背景下,OLED電視提供生動準確的色彩。此外,OLED自發光電視擁有遠超過普通電視的色彩可視角度,在側面也可以表現精準畫質。 值得一提的是,在活動場地一層,主辦方還特意設置了科普展示區,不僅介紹了藍光危害以及OLED自發光電視的護眼優勢,而且向觀眾詳細介紹了“OLED自發光護眼行動”公益項目的落地即化。現場還為參觀的小朋友準備了禮品,引導孩子們從小培養節儉、奉獻的精神。 此外,展示區陳列的多臺OLED自發光電視產品,其精美的畫質表現也讓參觀者大開眼界。畫質好、還護眼的電視,才是真正符合消費者需求的健康產品。 目前,OLED面板已實現國產化,OLED自發光電視普及速度加快,在“全民健康護眼”的大趨勢下,OLED自發光電視已經走在前列。未來,OLED自發光電視必將成為護航青少年眼健康的中流砥柱。 |